兴发铝业:在创新中实现逆势飞扬
2018-01-17

导读:近期,省国资委在省属国有企业开展“砥砺奋进广东新国企”主题宣传活动。本期专题报道了集团所属兴发铝业在创新中实现逆势飞扬,通过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连续五年实现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双增长,创造营业收入翻一番,净利润增长超过20倍的经营奇迹。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近年来,当国内众多铝型材企业仍在持续低迷的市场中苦苦挣扎之时,兴发铝业却逆势崛起,连续五年实现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双增长,创造了营业收入翻一番,净利润增长超过20倍的经营奇迹,一举成为行业翘楚。面对众多企业家的寻经问道,公司董事长刘立斌总是毫无保留、坦诚相告:“创新驱动发展”。

 

兴发铝业:在创新中实现逆势飞扬

兴发铝业总部大楼全景图

 


       体制创新:在政治优势与市场优势强强融合中迸发新活力

    

2011年底,广新控股集团与兴发铝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兴发铝业单一最大股东,开始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在双方众多可供选择的合作伙伴中,兴发铝业看重的是广新控股集团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优势和管控能力,广新控股集团则看重的是兴发铝业长期在激烈竞争中形成的市场化高效运作机制。

    

兴发铝业成立于1984年,借改革开放的先行优势,靠着先进的铝材生产线、高质量产品与灵活大胆的市场策略,迅速脱颖而出,2008年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但由于市场开拓、生产管理、质量控制、成本管控、团队建设跟不上快速扩张的步伐,企业经营出现了不少困难。广新控股集团入主后,兴发铝业从民营企业到混合所有制企业,体制的创新,带来的不仅是银行授信额度的提升,还有先进企业管理方法带来的企业管控能力的增强、精神激励与荣誉体系的全面植入和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和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据统计,公司37名中层以上领导中有24名是党员,一批优秀共产党员成长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中坚和骨干力量,员工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得到空前的提升。

    

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优势与民营企业市场化优势强强融合,成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活力源头,不仅迅速扭转了困难局面,在整体经济下行的市场环境下更是取得了逆势增长的喜人成绩,销售收入由2011年的30亿元提升到2016年近60亿元,净利润由2011年的1400万元提升到2016年的近3亿元。2017年上半年,公司依然延续良好发展态势。


 

兴发铝业:在创新中实现逆势飞扬

兴发铝业三水生产基地全景

 


       科技创新:在产业升级与自主创新相互促进中提升竞争力

   

      在铝型材行业,兴发铝业始终是行业的引领者,是具有绝对影响力的旗帜和标杆。这主要得益于他们近年来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创新不是与生俱来,形势逼迫我们必须主动为之!”董事长刘立斌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

    

前些年,由于大规模投资带来铝型材行业产能急剧扩大,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传统铝型材产品市场需求增长乏力,生产企业都面临严重经营困难,不转型升级企业就无法生存。为此,兴发铝业一班人主动走上了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条道。

    

近三年来,持续加大自主创新研发力度,先后投入6.4亿元研发经费,相继建立起了“国家标准研制创新示范基地”、“国际标准研制创新示范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认可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5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广东省高端铝合金材料研究院”、“广东省重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4个省级研发平台和4个校企联合示范基地。总部及各子公司均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实现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全覆盖。公司拥有专利750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2017年获得了国家工信部第一批绿色制造体系示范企业,名列行业前茅,成为自主创新的领头羊。

    

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一个个创新平台吸引和聚集了一批科技人才,带动了一批优势项目,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的良性互动。近几年,兴发铝业在做强做大传统建筑铝型材的基础上,不断向高端工业铝型材进军,自主创新研发了冷藏集装箱铝材、散热器、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高速船舶及海洋平台用铝合金、地铁及隧道工程导电汇流排、建筑铝合金模板等几十个系列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单位达到了总销量的70%以上,成为公司利润新的增长点。


 

兴发铝业:在创新中实现逆势飞扬

研发中心和技术咨询部 

 


       管理创新:在自我变革与外部借智结合联动中激发创造力


       2016年,兴发铝业再次掀起一场关于内部组织管理变革的头脑风暴。

    

2012年广新控股集团入主时,为有效整合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彻底改变原来松散管理模式,兴发铝业掀起了一起内部管理制度的自我变革。实施集团化管控,对财务、销售、质量、信息、采购制度统一标准流程,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强化经营目标及业绩考核机制,一系列举措使企业内部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不断显现,员工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公司效益不断提升,得到了管理层和普通员工的大力支持。

    

但这一次不一样。公司领导班子决定花费350余万元,引进专业的咨询公司帮助推行精益制造模式,围绕“生产及物料控制改善”、“设备改善”、“现场改善”、“品质改善”、“人才培养”等项目,对公司管理模式进行全面优化升级。消息传开,反对者有之,质疑者有之,不配合者亦有之,认为这犹如干毛巾里挤水,花钱费力不讨好。公司领导班子认为,企业管理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实现组织管理的再塑重构,有不同的声音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创新改革。

    

为此,公司领导坚持带头参与,把项目的切入口放在长期制约公司发展瓶颈——模具设计与制造上。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模具产能、效率、准时交货率、制品管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日均产能提升了30%,准时完成率提升了22%,生产周期平均缩短20%,机器异常停机时间由最高的748小时/周下降至最低67小时/周。在试点取得成功后,今年公司启动了第二期精益制造项目,将精益理念全面推广到各个生产环节,继续通过精益生产的先进手段,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公司管理水平。目前公司综合管理效益已经初步显现。



分享至: